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湖铁微讯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湖铁微讯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
导读
introduction
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在前日17:30之后,被“屠呦呦”这个名字刷爆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实现了中国科学获诺奖零的突破。《诗经》里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孔子说,读《诗经》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没有想到,屠呦呦不仅多识了,而且在这条路上成为第一个拿到诺奖的中国女人。
颁奖词PRIZEPRESENTATION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露西·夏皮罗为屠呦呦致颁奖词。她说:“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她同时称赞,青蒿素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屠呦呦是谁?屠呦呦今年85岁,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另外,她本次获得诺贝尔奖或早有前兆,年,屠呦呦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于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而她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
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青蒿素究竟是什么?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有5亿人罹患此病,多万人因此死亡。当疟疾的致病原虫以蚊子为媒介进入血液之后,它不仅会引起发烧、头痛和呕吐,而且会通过中断体内关键器官的血液供应,很快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是一株救命草。找到它的人,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青蒿是一种作为青蒿素来源的中药植物,用于生产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年3月12日,世卫组织在发表专著《青蒿种植与采集指南》的新闻稿中如是说。
我们为何从未听说过她?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屠呦呦一直隐藏在巨大的“集体”中。年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位满头卷发、戴着眼镜的女科学家将一座金色的奖杯高高举起时,在地球的另一侧,好奇的中国民众才第一次看到了这张陌生的面孔。
可她却成为第一个获得拉斯克医学奖肯定的中国人。作为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学奖项,拉斯克医学奖一直被业内誉为“美国诺贝尔奖”。从奖项设立至今,获得拉斯克奖的多人中,有80余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拉斯克奖也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无怪乎外界评价屠呦呦是“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评审委员会将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了这位中国科学家,以表彰她在研发抗击疟疾药物方面作出的贡献。
“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拉斯克基金会在获奖人介绍中评价说,“已有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长。”
“屠呦呦教授是一个很优雅的人,总是保持笑容。”拉斯克基金的负责人评价说。
为何媒体戏称她为“三无”科学家?仅仅一夜,中国与世界都记住了“屠呦呦”这个名字,但是今晚之前,屠呦呦没有得到任何国内的重要认可,没有大奖、没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
在老同学的回忆中,人们才能找到这位科学家更为清晰的形象。她小时候长相“蛮清秀”,梳着麻花辫,可生活上却特别粗线条。上学的时候,她的箱子常常收拾得乱七八糟;结婚之后,她家务事不太会做,买菜之类的事都要丈夫帮忙。有一次坐火车外出开会,她想在中途停靠的时候下车走走,结果竟然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
除此之外,在公开的资料中,除了几位同样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很少有人会提起屠呦呦。即使青蒿素的研究曾经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并且在中国香港和泰国都获了奖,也很少有人去探究,这些“集体荣誉”的背后,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努力。
终于,拉斯克医学奖的评选将这位年迈的科学家第一次推向了幕前。两周前,当评选结果刚刚揭晓时,记者们在很长的时间内,竟然完全联系不到这位从未引人注意的学者。
诺贝尔奖颁发时间1.生理学或医学奖(TheNobelPrizeinPhysiologyorMedicine):年10月5日周一上午11:30(北京时间10月5日17:30)
2.物理学奖(TheNobelPrizeinPhysics):年10月6日周二上午11:45(北京时间10月6日17:45)
3.化学奖(TheNobelPrizeinChemistry):年10月7日周三上午11:45(北京时间10月7日17:45)
4.和平奖(TheNobelPeacePrize):年10月9日周五上午11:00(北京时间10月9日17:00)
5.经济学奖(ThePrizeinEconomicSciences):年10月12日下午1:00(北京时间10月12日19:00)
6.文学奖(TheNobelPrizeinLiterature):未定
来源:整合自网络
新媒体部
主编丨易今科
责编丨陈姝
先点“赞”再“写评论”分享你的想法↓↓↓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