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毛泽东一生最伤感的一个重阳节
毛泽东一生最伤感的一个重阳节
年10月10日,人们用担架抬着毛泽东来到了上杭,住在城南汀江岸边的一座临江小楼上面。第二天,就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常常在这一天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触景生情的毛泽东,禁不住回首往事,并喟然长叹——
年毛泽东在闽西唯一的照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年毛泽东发表的题为《采桑子·重阳》一首词,但是,这首词在年重阳之日毛泽东挥笔写下的时候,上阕的最后一句“战地黄花分外香”却是“但看黄花不用伤”,也就是说,这首词在年发表的时候,毛泽东把原来的“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那么,毛泽东为何要将“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这其中究竟怎样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这还要从这首词的开头一句说起。“人生易老天难老”,这句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转变过来,引出天是无情天难老的意思。毛泽东在年4月里写下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便引用了李贺这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却没有提到“人生易老”一语。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二十年前的年提到“人生易老”呢?原来毛泽东在领导年的中国革命时候,一切都很顺利,没有“人生易老”的感觉;而在年初离开井冈山以后的一段岁月里,毛泽东的军旅之路,惊险危难相继,始终是曲折连接着坎坷,坎坷接着曲折。一旦脱离了井冈山根据地,红军就十分被动,常常遭敌人伏击、穷追,连连失利。当时红四军军长朱德的妻子也在转移途中被俘牺牲了。一种前途茫然的情绪开始在部队里滋长。有的人甚至发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朱毛红军的命运也悲观了起来。年2月,中央给红四军发出指示,让他们把红军分成小股部队,散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还决定,朱德和毛泽东马上“脱离部队,速来中央”。直到两个月后,毛泽东才收到这封著名的“二月来信”。作为一位深知中国革命形势和中国国情的革命家毛泽东,经过详细地分析和判断,却作出了另外的选择。
其实,在曲折中看到希望的毛泽东,早在半年前就预言:蒋介石和广西桂系军阀之间的战争,正在酝酿之中,而军阀之间的争斗,恰恰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果如所料,毛泽东的回信刚刚发出,蒋桂战争就爆发了。年6月间,红四军第三次打下福建西边的龙岩,接着在城里的公民小学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这一天,对毛泽东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失去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职务。因为他提出红军总是流动作战,太像古代农民起义军黄巢、李自成们的做法。然而,这一意见不能为大多数同志所接受。虽然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的毛泽东大病一场,患的是当时很难治愈的疟疾,但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打击似乎更为沉重。他第一次离开了亲手创建的红军,过着隐居般的田园生活。在老乡家里,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化名“杨先生”,一度还住在远离村子的一座山洞里。此时,外界没有了毛泽东的消息,国民党的报纸甚至发了一个号外,称“匪首”毛泽东被“击毙”于山中。而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也郑重其事地发了一则一千多字的《讣告》。里面说:“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和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在福建前线逝世。”《讣告》还宣布,“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名布尔什维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战士,毛泽东同志完成了他的使命。”民国元老、词坛著名的南社领袖柳亚子,也写了一首诗:“神烈峰头墓草青,湖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并在诗的后面注明:“两列宁,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同志。”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被别人写进诗里。然而,让柳亚子想不到的是,他在写诗悼念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也在写诗,写一首战场人生的奋斗诗。
年10月10日,人们用担架抬着毛泽东来到了上杭,住在城南汀江岸边的一座临江小楼上面。第二天,就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常常在这一天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触景生情的毛泽东,禁不住回首往事,并喟然长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但看黄花不用伤。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不久,毛泽东重新回到了红军的领导岗位。他又跨上他的那匹大白马四处征战了。柳亚子知道了毛泽东的死讯是个误传,知道了毛泽东正在江西苏区搞得轰轰烈烈,禁不住重又高唱:“十万大军凭掌握,登坛旗鼓看毛郎。”此时,红四军乘敌人在赣南闽西的兵力空虚,转战一千多公里,除赣南以外,又先后打下福建的永定、长汀、龙岩,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红色政权。9月间又攻占了上杭县城,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正在永定合溪养病的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心境顿时好了起来,便挥笔写下一首《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年1月4日晚上,毛泽东住进了上杭县古田赖坊村这家叫协成店的临街铺面。在一盏油灯下,他调墨挥笔,畅想着星火燎原的革命高潮:“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是一封写给红军将领的信,也是一首洋溢着理想主义激情的诗,一个关于革命前途的神奇预言。这时候,国民党调动大军对闽西根据地进行“会剿”。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毛泽东率一部人马去阻击敌人的先头部队。他带着部队向北进军,经过福建的宁化、归化和清流,翻越武夷山,进入江西。历经二十天的长途转战,终于在1月下旬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在广昌会合了。1月30日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旧称元旦。毛泽东忘不了由福建入江西赣南一路跋涉的情景,信手写成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好一首洒脱明快的山歌。在赣南汇集在一起的红军第四、五、六军声势浩大。他们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吉安。行军途中,遇到了南方罕见的风雪,毛泽东又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中央红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年6月,以朱德为军团长、毛泽东为政委的红一军团在福建长汀成立,下辖四个军,近一万名官兵。两个月后,以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的红一方面军在湖南浏阳成立,下辖两个军团,近四万名官兵,战将如云。中雨,中国革命开始走出年大革命失败以来的低谷。红军打了打胜仗,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盲目乐观起来。他们指示各地红军攻打大城市。让朱德、毛泽东率领一军团去打南昌,让彭德怀、滕代远的三军团打长沙,然后同贺龙的二军团、徐向前的四军团一起围攻武汉。中央把这个战略豪迈地称为:“饮马长江,会师武汉。”不少人甚至高兴地说:革命的高潮来临了!此时的毛泽东虽然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他不得不执行中央的指示,和朱德率领红一军团去攻打南昌。年7月间,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他们从福建长汀出发了。眼前是几万红军前行的壮景,胸中有会师武汉的憧憬,不管结果如何,毕竟是让人振奋、令人激动的。作为军事家和诗人,不能不油然而生一股气吞山河、壮怀激越的崇高感来。他高声吟咏一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诗中最末这突兀起意的两句,化自杜甫的“乌乎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虽然改变了杜诗的境界,但于慷慨激昂之中,仍见悲怆。
就在年的重阳节,毛泽东因为没有能带兵打仗而感叹:“但看黄花不用伤”,而在两个月之后,毛主席已经说服了不同意见的同志,这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了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也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起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前敌委员会书记的领导地位。回想起这些经历,年,毛泽东发表自己的一些当年的诗词时,就将那首《采桑子·重阳》词中上阕的最后一句。毛泽东把上阕最后一句“但看黄花不用伤”改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年年都有重阳节,今天又是重阳节,看到上杭野外的黄花竞开,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是赏菊花的节日。所以欣赏野外的黄菊花。上杭是红四军战胜攻取的地方,在这句里既有重阳赏菊的情趣,更有庆贺胜利的意味。这也说明毛泽东当年虽然感慨万千,但是,他对中国革命抱有强烈的感情和充满必胜的信念。
来源:网络
友情推荐开悟者漆义长按扫描白癜风专家有哪些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