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诊断 > 厉害了word姐,一带一路前线上她们
厉害了word姐,一带一路前线上她们
在以男性为主的海外工程项目上
恰恰有那么多海外女职工
以特有的温柔、细腻、聪慧、美丽
让钢筋和混凝土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玲珑的身材透露出山一样的胸怀
被当地人称为来自中国的天使
她们是奋战海外的巾帼英雄
是企业发展必不可缺的半边天
◆◆◆◆◆◆
科特迪瓦南部热带雨林中,疟疾高发。
这个西非国家近30年来第一座电站的建设工地,就坐落于此。
过去4年间,数百名电建建设者,为了科特迪瓦的这个“第一”,走入热带雨林,走近恶疾风险。
其中,就包括30多名电建女职工。
尽管大多从事翻译、医护等工种,她们的身份只有一个——建设者。
科特迪瓦本就条件艰苦,疟疾高发的环境中,她们要面临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为何她们要与同事一道坚守?
创造奇迹,这就是中国速度今年6月30日,由中国电建EPC承建的苏布雷水电站首台机组举行了发电仪式。
这座水电站是科特迪瓦最大水利枢纽项目,总装机容量27.5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千兆瓦时。
工程建成后将使科特迪瓦电力覆盖率提升到95%,使所有超过名居民的村庄全部通电!
同时还可实现本国向加纳、多哥、贝宁等周边国供电,整个西非地区的电力供应都将因此受益。
年9月起,电建人先后取得了提前10个月下站蓄水、提前8个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的建设成果,书写了“中国奇迹”!
一个月接诊80多名疟疾病患70后的梁莉是苏布雷项目的资深员工。
她年6月从四川成都来到科特迪瓦,一干就是4年,见证了水电站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
身为医护人员,梁莉在这个疟疾高发地区角色太重要了。
施工期间,最常见的疾病包括疟疾、皮肤病、呼吸道感染等。
“在施工高峰期,中方员工有多人在工地,有时一个月有80多人得了疟疾需要治疗。”她说。
除了治病,梁莉还有一项重要工作:种菜。
在水电项目营区一角的菜地,种着白菜、茄子、豆角等瓜果蔬菜,十分喜人。这其中就有梁丽的一份功劳。
一转眼,梁莉在国外从事医务工作已经7年。
“最开心的事情是看到病人康复,一个个生龙活虎,没有病痛的打扰,开心工作,享受生活。”
抗疟从一天两万步走起财务部主任杨清惠的儿子已经读大二了,她算是女员工中的老大姐。
她年从赞比亚调到苏布雷项目工作,算起来已在非洲干了五六年。
目前,她主要负责项目的财务工作,包括项目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
“这么大项目,业务量大,加班一定会有的。”她说。
身处重疟区,条件是艰苦。但杨清惠觉得,整个团体充满正能量,她总被积极向上的精神所鼓舞。
为了抗疟疾,要努力提高免疫力,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老大姐说,她主要靠走路来锻炼,早晚各一万步,营区很多中国员工都选择这个锻炼方式。
用这份经历,致青春!女建设者中有不少90后。
初出象牙塔的她们,拒绝了都市的繁华,选择来到非洲,用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经历这一份不一样的青春,熊小慧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法语翻译,她从大学毕业就来到了苏布雷项目,负责与业主监理的沟通及文件翻译工作。
外表文静柔弱的她工作起来有着与外表不一样的雷厉风行。
在科特迪瓦三年的经历和磨炼洗去了她的青涩,打造了一名成熟干练的女翻译。
“在这里工作近三年,感觉自己的语言水平和专业能力都增强了。”她说。
90后的田云霞是这里女职工里唯一的研究生。
她从年8月来到苏布雷电站项目,主要从事行政和中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刚来苏布雷,田云霞被问得最频繁的就是,“研究生毕业,怎么选择了非洲?”
她坦言,“每一次决定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来非洲也算是满足我喜欢旅游的志趣,体会一种不一样的工作经历。”
她是宝贵的女儿
是温柔的恋人
是相濡以沫的妻子
是含辛茹苦的母亲
多个日日夜夜
为美丽人生再添新绚丽
此处,不能没有掌声!
精彩回顾一月之内,“巴铁”又一“大腕级”电站投产,谢里夫总理咋说?
这两个项目,总统说非来不可!
笔芯了,这位有着“中国梦”的“歪果仁”通讯员
中国电建,四川省委省政府给你们发来感谢信啦!给力!中国电建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有大动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