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疟疾 > 疟疾病因 > 疟疾,你一定听说过但真的了解吗

疟疾,你一定听说过但真的了解吗



蚊子向来是招人烦的物种,

除了带来嗡嗡声和令人挠不停的红包外,

还跟一些传染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比如,疟疾。

疟疾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虫媒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仍很严重,世界人口约有40%生活在疟疾流行区域。

疟疾是传染病吗?

01

疟疾(Malaria)是由按蚊传播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一般有间歇性发冷、发热、出汗的临床表现,有时还会引起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疟疾患者可引起脑、肝、肾等脏器损害,并可引起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甚至多系统功能衰竭。

疟疾有哪些类型?

02

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共有四种:

①恶性疟原虫,它在人体循环内经过裂体增殖而完成一个发育周期需36-48个小时。

②间日疟原虫,它的裂体增殖周期为48小时。

③三日疟原虫,它的裂体增殖周期为72小时。

④卵形疟原虫,它的裂体增殖周期与间日疟原虫相似。

疟疾的流行环节

03

1.传染源:

疟疾现症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其血液中具有配子体者便成为传染源。血液中原虫密度越高,配子体的密度也会越高,传播的机率也越大。

2.传播媒介:

全球多种按蚊中,有67种可自然感染疟原虫,而在疟疾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的只有27种。我国有按蚊60多种,其中13种可自然感染疟原虫,4种作为主要传疟媒介,即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Anophelesminimus)、大劣按蚊。

传播疟疾媒介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与它们的一些生物特性有密切关系,如叮人习性,包括叮咬频率和嗜血习性;对疟原虫的敏感性;种群数量和按蚊寿命等。

3.人群易感性:

免疫力是因素之一,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的人群易感性较高,新迁入疟疾流行区的缺乏免疫力的人群比较容易发生疟疾暴发性流行。

疟疾有哪些临床表现?

04

在疟疾临床发作前,不少患者有前驱症状,感到疲倦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坐卧不安,但也有前驱症状不明显者。疟疾的典型急性发作过程可分为发冷期、发热期和出汗期,四种人体疟疾基本相似。

1.发冷期:

患者感到怕冷,逐渐寒战,全身发抖,持续时间10分钟至1~2小时不等,常发作到寒冷难耐,虽然在炎热的夏天,盖上几条棉被,仍感寒战不止。同时全身酸痛,面色苍白,口唇和指甲青紫。此时脉搏加快,体温上升。

2.发热期:

患者的寒冷感觉消失继而全身发热,面色由苍白转红,口唇和指甲青紫消失,感到头痛、口渴、脉搏快速有力,呼吸急促,体温可达40℃。约持续2~3小时或更长。有些病例会出现烦燥不安,呻吟,甚至抽搐,谵语。

3.出汗期:

高热后全身出汗,逐渐大汗淋漓,衣衫尽湿。体温迅速下降,可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各种伴随症状亦消失。患者感到疲乏,欲睡,经过休息后,一般都能恢复常态。

各种疟疾的症状

1.间日疟:

初次发作可能不典型,可能无寒战,少数病例有稽留热或不规则的间歇热,几天后才出现隔日有规则的发作。经多次发作后,由于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发作自动停止。在停止发作后,有部分患者血液内仍带疟原虫。虽然血检时可能查不到疟原虫,但若不彻底治愈,往后可能再燃。不予根治,往后可能复发。

2.恶性疟:

患者有冷感,但多无间日疟那样恶寒战粟,体温逐渐上升,而不是突然升得很高。热型不规则,为稽留热或弛张热,比较常见的是每天发热,可持续20小时以上,两次发作间隔时间较短,或不完全退热而成为低热。如不及早治疗,经反复发作,常常发展成为重症疟疾。

3.三日疟:

发作时有寒冷感,但多无寒战,一般症状较间日疟轻,发作全过程约4~5小时,隔72小时发作一次的周期较规则。国内偶而在输血感染病例中发现三日疟原虫。据文献记载,经过几十年之后,三日疟原虫竟然会在血内查见,并且会发病。

4.卵形疟:

临床症状近似于间日疟,而又较间日疟轻。出现间日热型,热度较低,一般发作5~6次可停止。较易治愈,远期复发者少,无三日疟原虫经多年仍可再出现的现象。

5.混合感染:

过去在国内的高疟区中可遇到混合感染病例,以恶性疟与间日疟两种疟原虫混合惑染较易见到。患者热型复杂,但常表现为每天发热,将恶性疟治愈后,出现典型的隔天发热症状。近年国内有输血后出现混合感染的病例。

疟疾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05

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常用氯喹与伯氨喹联合治疗。

2、恶性疟治疗:目前一般用青蒿素类药物,有口服、静脉等剂型。具体用法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我医院?

06

医院是我医院。

如何预防疟疾?

07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素材来源: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徐淑慧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sdnwx.com/njby/18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